极酷汽车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 > 正文

文章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现在社会富人与穷人)

admin2022-10-07文章103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 全民富二代

富人穿100元的衣服是节俭,穷人穿同款是贫穷;你的孩子去咖啡馆打工赚零花钱,贝克汉姆的儿子去打工励志。


贫富的差别本质上是教育的差别。当富人已经改变教育方向,开始培养能更好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时,穷人却走上了富人10年前的弯路:无限宠爱孩子,只求成绩,不求别的。

01

今天的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 全民富二代

去一个朋友的公司谈事情,说到团队建设,他迷茫地说,“以前我觉得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有责任感,现在不敢招穷人家的员工了。穷人家的富二代太多了!”

在人们的印象中,“富二代”等同于懒惰、挥金如土、不求上进、行为乖张。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家里有钱,被惯坏了,才让孩子不懂事。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城市新中产阶级的崛起,诚实勤劳的富二代越来越多。相反,穷人家的孩子陷入了曾经富二代的问题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大原因是他家人的心理补偿。他的家境越差,就越觉得不能失去孩子。

我有一个员工,单亲家庭,父母不稳定。他小时候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的。爷爷奶奶家也穷,但就因为穷,只要有10块钱,就把10块钱全花在他身上。

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宁愿做穷人,也不做穷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习惯伸手求助,缺乏感恩之心,今明两天花钱远远超出他的能力。

更何况责任感几乎为零。我穷理直气壮,我弱理直气壮,让同事们对他意见很大。

走之前,我和他聊了聊,他的表情很自由。突然,他没头没脑地说:“我昨天在路上看到一个人,特别像我爷爷。”

我知道成长对他来说是一种刺痛,因为爱他的人已经帮不了他了。

02

心理补偿是长辈的安慰。

十年前,穷人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能保持清醒:我们家情况不好,你要多肩负责任,自力更生;


现在各种关于创造财富的神话冲击着社会各个阶层,越来越多没有创造财富的人在埋怨机遇,社会不公,阶层固化。因为没有希望,他们只能尽一切努力补偿孩子:我不在乎你的未来。至少小时候别人有的你都有。

这就直接导致了一个不好的结果:家境越差的人,越容易把正常的教育当成苦难,以让孩子受苦为耻。

我去过几次划船俱乐部,有一个14岁的男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每天早上6点起床,坐公交到地铁,然后步行训练。训练结束后,帮教练收拾装备,去另一个地方打篮球。去美国留学,他担心体力跟不上,跟不上同学一起玩,所以努力练习。

晚上,他要回家给父母做饭。他妈妈只会做西餐,他爸爸对食物没有要求。他想吃什么,就得给全家人做。

如果不是在划船俱乐部看到他,我会把“穷人的孩子早点当家”戴在他头上。

他的父亲是一家上市公司的高管。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愿意为孩子吃苦。他惊讶地说:“这怎么能叫受苦呢?这不就是活着的日常生活吗?”

如果你身边有诚实的企业家,而不是像马爸爸一样发表演讲,你可能会认同富人真的吃过苦,他们觉得让自己的孩子吃点苦不是什么大问题。

03

受限于自己的眼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很容易犯教育上的第三个错误:认为自己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

不管他们家孩子学习好不好,反正从来不洗内裤,不打扫卫生,不跟陌生人打招呼。成绩以外的事情和他无关。

这直接导致孩子的责任感和社交能力很差。工作后,我成了团队里做事不思进取,出了事就想推卸责任的小公主小王子。

他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可以负责一个全面项目的完整的人,而是一颗螺丝钉,一个零件,幻想着有父母为自己收拾战场。

富人穿100元的衣服是节俭,穷人穿同款是贫穷;你的孩子去咖啡馆打工赚零花钱,贝克汉姆的儿子去打工励志。

在这个社会现实中,贫穷的父母往往会培养孩子过度的自尊心。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孩子穷,干脆不穿100元的衣服,在咖啡馆打工。

贝克汉姆的儿子曾在一家咖啡馆工作,时薪20元。

但是,自尊什么都不是,生活就是现实,虚荣心帮不了任何人度过一生。

穷人家的这种自尊教育,让孩子特别“晚熟”。当他们的同龄人已经懂得一日三餐和十年后的奋斗时,他们抱着一种温暖的自尊,幻想着只要摆出成功人士的姿态就能成功。

贫富的差别本质上是教育的差别。当富人已经改变教育方向,开始培养能更好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时,穷人却走上了富人10年前的弯路:无限宠爱孩子,只求成绩,不求别的。

结果,富人家的“贫二代”越来越富,穷人家的“富二代”越来越穷。

04

在林青霞一生中最消沉的时候,盛宴大师给了她八个字:面对,接受,处理,放下。这个八字方针也适用于家境不理想的父母。

父母真正的成长,是能够正视自己的人生失败,反思贫穷的原因。我永远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某一天,一向冷漠、高傲、强势的父亲在饭桌上说:“我这辈子有足够的天赋和努力,之所以赚不到钱,是因为我个性太强,做事不顺利。”

后来他多次反思这个问题,以至于我从大学开始看心理学书籍,一直特别注重自己的情商培养。

我父亲贫穷的原因被我很好地修复了。如果他不诚实面对,而是埋怨家庭,埋怨社会,后人就可能在偏执的怪圈中变得贫穷而骄傲。

父母坦诚自己的缺点比假装坚强更有权威。条条大路通罗马。不要和住在罗马的人比。父母和孩子的每一次努力,都在一天一天的靠近罗马。

面对,接受,处理,放下。世界上任何一个希望成为父母的人都坚信,父母比学校更有力量,无论教育资源的差异有多大,都胜过父母心态的差异。

最近看了太多穷人家的“富二代”,工作上怕困难,自尊心超强,做不到。

教育的差异会冻结甚至加剧贫富差距。而这种差异不是你上什么学校,而是你的父母能否以平常心面对自己的处境,在反思和成长中探索教育方法。

附:在当今中国,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每个周末的早上,我都会去小区后面的一棵大榕树下做早读。经常能看到这个小男孩,帮他当环卫工的妈妈打扫街道。

打扫完之后,母子二人会休息一下,一起聊聊天。温馨的画面令人感动。

(小男孩和他妈妈穿着同样的运动鞋)

眼前的这一幕让我想起了不久前发生在上海的一则新闻:

一名较胖的年轻女子用手拖着一名环卫工人的头发走了数米,其他环卫工人冲上前去制止架。一采访发现,女儿是在找妈妈要钱!

这位母亲今年48岁,做了10多年环卫工人,一个月才几千块钱。女儿孩子都在,她有时候还会伸手向妈妈要钱。如果她不给钱,就辱骂,吵架,打架...

同是环卫工人的孩子,为什么这个小男孩对妈妈那么有同情心,那个少妇却成了“白眼狼”?

01

我问小男孩的妈妈:“你的孩子真懂事。他们是怎么被教育的?”

这个外地来的女环卫工不善言辞,也说不出太多的教育原因。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可怜的孩子早就是家里的主人了!”

这句众所周知的话并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穷人的孩子中,很多是懂事的,也有很多是笨的。我相信一定有一些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

这个因素到底是什么?看了下面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

你高中的时候沉迷网络,经常半夜翻墙上网。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翻墙,翻到一半,跑了。他看起来很奇怪,什么也没问。从那以后,他努力学习,不再上网。学校谣传他见过鬼。后来考上了名校,以前的同学问起这件事。他沉默了很久说,那天他爸爸来交生活费,他舍不得住酒店,在墙根下坐了一夜。

你被这位父亲感动过吗?但如果这位父亲的艰辛没有被调皮的儿子发现,他的儿子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吗?

孩子不是生来就对父母有同情心的。他们只有真正感受到父母的艰辛和苦难,才会对父母心存感激,才会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苦心。

相反,如果父母把孩子从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过滤屏蔽掉,刻意给孩子营造一个无忧无虑的生活环境,又怎么能指望孩子知道父母的恩情呢?在蜂蜜中长大的少年如何知道悲伤的滋味?

02

目前国内有一个很可怕的现象——“全民富二代”

有钱人家的孩子要二代养,穷人家的孩子也要二代养。“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

很多父母不顾家庭资源禀赋的差异,尽一切努力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夫妻俩,四个老人,六个人对着一个孩子,把衣服拿出来,张口就要食物。他们心里真的怕融化,手里怕掉出来了。

“穷人的孩子是家庭的早期主人”这句话在过去确实是正确的。在学校,我尽力通过学习来争取更好的生活。我从来不乱花钱,因为我知道父母给我读书的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是他们的血汗钱。不仅仅是我,我身边的大多数孩子当时都是这样的。从小我们就见证了父母的辛苦,经历了生活的艰辛。孩子懂得“热爱生活”的道理,有奋斗和吃苦的意识。

现在有些不宽裕的家庭觉得亏欠孩子,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的孩子。反而会更娇惯,更娇惯。大多数孩子过着极其享受的生活,天热的时候空,天冷的时候有暖气,家家有零食,人人有新衣服。父母再苦再累,也舍不得让孩子受苦。

当父母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所有的爱都给孩子的时候,却忘了告诉孩子一件事:生活的艰辛是无法想象的。父母的“关心”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盲目的“毒害”。孩子享受一切都心安理得,对知足、感恩、照顾父母、生活的艰难一无所知。反而也滋生了虚荣、懒惰、无知等诸多恶习。

03

我侄子今年中考完了,然后就要放长假了。他父母让我帮他们,介绍他们去我家附近的一家茶店打工,体验生活。

第一天,他回来向我们汇报:老板教了我们各种技术,学会了几种饮料的烹饪方法,还会炸鸡排和薯条。还不忘夸一下原来厨艺不是白学的。

第二天,他对我们说:“这个奶茶店真的很赚钱。然后几勺糖粉,一些水,一片柠檬片,五块钱!以后我觉得开这样的店挺好的!”

后来我跟他分析各种费用,他一算,好像钱不好赚。

每天都带着新的话题回来,要么告诉我们当天做了什么,要么告诉我们店里来了什么人,我们也了解了一些快餐外卖骑手和一些业务员。我们所说的是合理的。

有一天我问他:上班容易吗?

他说,也不容易。这几天一直在给所有的兄弟姐妹打电话,笑得脸都僵了。

我问怎么回事?

所以,他给了我以下的表演:

“哥,来了!喝什么?”


“好姐姐,等一下,坐一会儿,马上就好!”


“兄弟,进店里坐一会儿吧。有免费WIFI和空音!”


“姐,你喝橙汁还是奶茶?大姐,你要糖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姐姐,两勺糖够吗?”


“姐姐,味道怎么样?多提意见,妹子!”


“妹子,慢慢来,没事就过来玩,妹子!”


“哥,走好,欢迎再来!”


“姐姐,快来和朋友们玩吧!”

他废话连篇。

我说:“不容易啊!等你发了工资,你就可以拿这些钱去旅游了!好好对自己!”


他说:“算了,我不想旅游!”


我说:“为什么?你不是早就想去了吗?”


他说:“我还是拿这钱去孝敬父母和奶奶,给他们买点东西吧!”

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父母,他们很高兴。

你给孩子再好的教育,也不如让他自己去感受。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不容易”!正如曾国藩所言,“子侄们除了读书,教他们打扫屋子,擦桌子凳子,收粪锄草,是一件极好的事。我们决不能为了损坏货架而这样做。”

现在的父母总想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其实是在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物质越丰富,精神越疲惫;当精神耗尽时,创造物质的脚步自然会停止。相反,给孩子最深的礼物,是给他们真正的成长,让他们知道艰难困苦,教会他们珍惜礼物和财富,引导他们依靠勤奋和努力。

04

有些家长担心,在别的孩子什么都有了的时候,要求孩子勤俭节约,会让孩子自卑抑郁,影响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们要求孩子勤俭节约。我们不是要像祥林嫂一样天天跟孩子抱怨,抱怨“我们穷,什么都买不起”,唠叨“我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不是给你的吗?如果失败了,你还有脸吗?”这样做,当然会把贫穷和自卑的意识深深植入孩子的内心,挥之不去。

面对生活的艰辛,有两种选择:一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另一种是坦然面对,自力更生。家长的选择和示范很重要。

我认识一位母亲。虽然家里穷,但她总是穿着干净的旧衣服,早早地拿起奶瓶,早早地回家给女儿做饭。她的脸上从未如此充满情感,洋溢着淡淡的满足和幸福。而她爸爸是那么的平和,即使每天回家都是汗流浃背甚至脸红,他还是那么的平和,没有脾气,开心的和家人吃着简单的饭菜。

从他们身上,我能感受到一种在困境中依然充满希望,在贫困中依然坚韧的意志品质。这样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即使生活贫困,也不会养成寒酸、刻薄、矜持的习惯。相反,他们能直面现实,磨炼内心,进入曾国藩所说的“极能吃苦,所以能拼命”的境界。

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中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知道生活的真相之后热爱生活”。这是我们正确的人生观和教育观,有宽容,有信念,有希望,有耐心,永无止境。我深信,不管有多难,只要人活着,愿意努力,就一定会有转机。

穷人与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