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酷汽车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 > 正文

文章

长城脚下墙子路村的“文艺复兴”

admin2022-11-08文章63
深秋的风,翻过燕山上古长城,卷起清水河川小平原上的树叶。细雨中,一座南北通透的村庄,石板路上行人寥寥。10月26日下午,主街临东的庭院里,响起一片乐器声。三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戴着解放帽,演奏唢呐、笙和
村里老人写网文打架子鼓,长城脚下墙子路村的 文艺复兴

深秋的风爬过燕山古老的长城,卷起清水河平原上的落叶。细雨中,一个南北通透的村庄,石板路上行人寥寥。10月26日下午,正对着大街东边的院子里响起了一阵乐器声。

三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戴着解放帽,弹唢呐、笙和快板。头发花白的驻村第一书记高(右一)举着手机视频。老人们表演完节目后,高会回家,剪辑视频,发布在村里新开的微信官方账号上。

密云区大城子镇强子路村,位于密云、北京、河北兴隆三市交界处,是明清时期的营城。口之地,南水北调,三教九流交融。该村已成为邻近乡镇最著名的戏曲表演场所,村里的许多老人都能演奏传统的交子坊音乐。

村里老人写网文打架子鼓,长城脚下墙子路村的 文艺复兴

在城市化的浪潮下,村里的老人占常住人口的一半以上。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强子路村已停止举办大型演出。今年5月12日,热爱文艺的老人们开办了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写网文,发视频,搅动了强子路村的“文艺复兴”。

古赛口村创建微信官方账号

沿着盘山公路,古老的长城就在头顶,一路穿过茂密的树林,车很少。当你看到一条河的时候,你的眼睛会突然亮起来。在群山之间的山谷里,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村落,至今仍有着非常规整的布局:在寺庙和城门之间,有一条宽约六米的丁字街,路的两边是一排排的房屋。

58岁的高于2021年接到单位通知,前往强子路村担任第一任驻村书记。他担心距离主城110公里的深山村会一片荒凉。他在网上查阅了有关强子路的信息,并计划下一步的工作安排。

10月26日,高和走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强子路村的村道上,讨论着如何呈现今天的采访话题。

村里有石洞、土墩、城砖、黑瓦。每个老人的心里都装着许多故事:明朝的禁卫军和士兵在这里扎营,女真的铁骑从这里呼啸南下,日本的车队从这里蜿蜒进入华北,直到五星红旗在村广场的冉冉上升起。

“这里的故事太多了。人也很健谈,尤其是老年人。当他们谈论强子路的历史时,这是一个没完没了的话题。”在北汽集团文化建设工作的高,今年5月12日开通了村里第一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定时推送视频图片和文字。微信官方账号的名字叫“谈墙道”。

10月26日,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强子路村,视频拍摄前,高常可向村民们讲解今天需要拍摄的内容。

村里的老人说,1936年,村里有一次花会,有村民学会了舞狮、大鼓、小车会、老虎斗牛、二道子摔跤、龙灯会、高跷、中郎将,他们把花会表演给村民看。他们还组建临时团队,巡回十里八乡,偶尔去县城表演节目。

在村子中心的广场上,一个开着红花的大舞台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站在广场上,57岁的村支书王芸生自豪地说,强子路灯会举行,顺义的人会开车去看。

10月26日,高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强子路村,为正在剧场演出的村民拍摄视频。

“你要问,老头,给个节目?没什么好说的。人家拿出来就给你弹乐器。”来到强子路村的高,在古朴的村庄里感受到了一种别样的生机。这种活力的源泉来自历史。

河北老师成为村里的“作家大师”

王瑞生,1961年出生,是《谈长城》的主笔。村里的老人笑着说,王先生是个作家,每天忙着做“采访”。王瑞生是河北兴隆县六道河中学的退休语文老师。1998年住进强子路村,成为强子路历史最忠实的粉丝。

10月26日,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强子路村的书房里,高正在记录今天的采访内容。由于采访对象都在村里,给他的采访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他笑着说,不记得就好了。随便逛逛再问。

东有清辉岭山脉,南有凤凰岭山脉,西有锥峰山脉,北有青龙山山脉,形成一个盆地,缓缓流淌的清水河从山村中穿过。王瑞生和他的妻子张贵云住在村子西边的一所房子里。房子外面是一片开阔地,长着一片片低矮的灌木。当人们推开门的时候,不经意间开始有喜鹊从枝头飞到远处的山上。

王瑞生十几岁时喜欢读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故事中,一对年轻夫妇勇敢地冲破封建传统和守旧父母的阻挠,有情人终成眷属。“农村最迷人的故事,是关于追求自我的故事。在大自然中,人们无畏地成长,敢于追求理想,敢于与命运抗争。这是我最喜欢的农村的样子。”王瑞生说。

10月26日,在位于密云区大城子镇强子路村的书房里,高和一边写一边聊着村里的趣闻,思考着哪些话题适合做微信官方账号。

10月26日,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强子路村,王瑞生在采访时拿起村民的梆子敲了两下。

王瑞生结识了村里的许多老先生。他们辛苦了一辈子,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照顾好家人,对陌生人也很友好。即使在公益演出中,他们也努力完成每一个动作细节。

“鲜为人知,没什么稀奇,没什么英雄气概。但通读他76年坎坷的人生道路和命运,他为之感动,甚至催人泪下或发人深省。”这是王瑞生为蔡宝库写的传记。

蔡宝库被村民称为“死了九次,活了九次的人”。小时候在战争中随家人流离失所,几颗炮弹在身边爆炸。中年人承担太多家务,生过几次大病,都是靠自己的素质挣脱死神的手;晚年瘫痪,逐渐从病床上康复,现在弹快板。

10月26日,蔡宝库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强子路村的剧场演出。

“既然生活照顾了我,我就要用生活回馈生活,把生活的美好补上。”在接受王瑞生采访时,蔡宝库的话让王瑞生肃然起敬。

王瑞生为村里的11位老人立了传记。“虽然他们不是大人物。但是他们过着精彩而真实的生活。我想把它写下来,让人们看到人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即使他可能看起来很普通。”

10月26日,王瑞生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强子路村采访村民。

“轿子坊”传承人学习流行音乐

刘学斌的家在古戏台的背面,位于南北大道的东面。家里的院子用玻璃屋顶密封,底部铺了防滑地板。经常会有一些软椅子和一张摆着茶具的桌子,这是刘学斌为经常来家里玩耍和唱歌的“兄弟们”准备的。

在刘学斌家的东翼有一个五平方米的小屋,里面所有的东西都用法兰绒覆盖着。像拉窗帘一样,刘学斌慢慢拉下法兰绒,架子鼓、电子琴和调音盘出现在他面前。

刘学斌早年在附近的水泥厂工作。2004年,水泥厂停产,他回家种地,业余时间打零工。“无非是为了养家糊口。”他的手擦着电子琴的边缘,喃喃自语。

刘学斌回忆说,2010年左右,当他在县城的公园里散步时,他看到一群年轻人在打鼓。"当我一次又一次搬家时,我感到震惊."刘学斌描述着那天的情景,布鞋情不自禁地在地上跳动。

“那时候一个月大概两千块钱,这套鼓五千多。我把这些家伙买回家,我老婆很高兴,但村民们都很惊讶。”随后,刘学斌跟着短片学习打鼓。

他的“老伙计”王树才是强子路轿子坊音乐的代表性传承人,他还用短视频学会了演奏流行音乐《荷塘月色》。“这首歌也好听。”在王树才,在旋律的高潮部分,眼睛被夹在一条缝里,听者的头轻轻摇晃。

10月26日,王树才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强子路村与村民一起玩耍。

王树才的轿子作坊是从爷爷和叔叔那里学来的。轿子坊是作为红白喜事在民间流行的一种群众演艺团体。其实是民间的轿子服务队,普通人一般坐不了轿子。是官员的交通工具,只有在他们结婚娶媳妇的隆重场合才能使用,而且主要是结婚时的乐队表演。

今天的交子坊,大城子镇强子路村,始建于清末民初,名为王家谷音乐课坊。当时专门从事祭祀、庆典和婚丧嫁娶。创始人名叫王靖元,团队有7名成员。弹的歌大多是大师传下来的,都是宫池谱子。有莆田口头禅、一碗水、四念处、五雷阵等古老的传统曲调。这些曲子至今仍在演奏。

“现在,谁来请轿子结婚?他们都用音响播放音乐。”王树才,2007年6月,轿子房被密云批准为密云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交子坊在现代社会失去了实用功能,但被现代人从民间艺术的角度重新审视,高来到路后,对传统民乐产生了极大的热情。“你找到了吗?唢呐、笙,或者在国内演奏都有一种感觉,而在剧场里却没有这种‘有力’的感觉。”

10月26日,在密云区大城子镇强子路村拍摄视频前,高给了蔡宝库建议。

“这就像一个村庄的复兴。”王瑞生认为在微信官方账号上写下关于这个村庄的故事并为村里的老人发送节目很有意义。“年轻人也喜欢看轿子广场,证明传统文化有吸引力。”

10月26日,高和在密云区大城子镇路村与采访对象联系。每次采访都更像是老朋友的聚会。

中午十一点是村民习惯吃午饭的时间。10月26日,强子路村下了大半天小雨。几个头戴解放帽,身穿中山装的老人,提着笙和唢呐,从家出来,走在石板路上,在细雨中转动着古戏台。“你还得在台上打唢呐才能让人听得大声。”

王子诚记者赵立新摄影报道

编辑张颖校对陈志燕。

村里老人写网文打架子鼓,长城脚下墙子路村的 文艺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