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酷汽车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 > 正文

文章

东吴为什么会被灭_孙权是被谁灭的

admin2021-10-30文章314
三国吴国是怎么灭亡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东吴的灭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孙权晚年,利用太子之位削弱士族大家的势力,导致东吴内部势力整体滑落,给了东晋一个好时机。江东之孙吴在三国这一时期之中,曹魏、蜀汉都没有东吴存在的时间长,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公元229年建国号“吴”,至公元280年被东晋所灭,有59年的时间,历经四代帝王。其实江东地区所指的是长江以南大部分之地,湖南、浙江、江西、福建、广东还有湖北、江苏等南部,就连河南也有一部分归入江东的地盘,三国之中,其实东吴的地盘非常的庞大,而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巨头之中,孙权又活得最久,其实后期东吴是有机会成就一番霸业,可惜孙权留下了太多的后遗症,让江东最后归入了东晋。东吴灭亡之因孙权的皇后潘氏死了之后,孙权没有再立后,却一直广纳佳丽,造成后宫纷争,朝堂之上分党立系,而且孙权过分宠爱自己的大女儿孙鲁班,而孙鲁班却心思歹毒,残害手足与侄子,更是残害忠良,让东吴损失一批良将文才。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孙权意在利用太子之位,让朝廷上的世家大族相争,以达到削弱士族牵制皇权的目的,本来孙登贤能,却不能在派系之战活下来,孙和不争气,又遭孙权不信任,到了孙亮这里,孙权已没有时间再为东吴培养一个好的继承人了,所以在削弱士族大家势力的同时,也把东吴的自身能力减弱,这是之后东吴灭亡的主要原因吧。在东吴杀了关羽,重创刘备之时,其实东吴也是元气大伤,也是孙权守成的能力超凡,才把江东守住了,但是他也给江东埋下灭亡的种子,起也因也!

三国中的东吴到底是怎么灭亡的?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暴虐治国,好酒好色,大兴土木,导致民心尽失,大臣们危在旦夕。著名东吴名将鲁迅死后,中国没有将军,军事训练荒废,士兵士气低落。西晋时期,西晋是继承曹魏的良好基础。从晋朝前五年(269年)开始,晋武帝就计划灭吴,所以他改善内政,发展农业,积累粮食。同时优化将领、造舰、训练水军。公元279年,晋武帝见时机成熟,派二十万大军分三路进军,一路为镇南将军杜预,一路为安东将军王浑,一路为益州刺史王蒙。杜预沿长江奇袭乐乡城,放火烧山,进军江陵,定居长江上游。杜公杀死并俘虏了吴的14个诸侯、监督者和120多个衙门、郡守,并把东吴士兵的家属迁到了长江以北。吴人纷纷前来投降。王蒙水军一路势如破竹,战秭归,建平连,气势磅礴。吴水军大部分投降了。就这样,孙皓不费多大力气就攻下了建邺城,眼看大势已去。他不得不脱下衣服,命令人们把自己绑起来,然后投降出城。延伸资料:左丞相陆凯于自建恒元年(晋太史五年)病逝后,史籍、司空孟任、右丞相万密、太守申、司徒定固、等重要官员于六年病逝。东吴国君孙皓更加暴虐,被迫杀了朱太后。后来,他把孙秀的四个儿子送到一个偏远的小镇,到达后不久,他就追赶他们中的两个大儿子。对于大臣,他往往施以严刑峻法,只有宰相级别的官员举个例子:除了张弥死于流放之外,濮阳兴被处死,夷三族、万密被判自杀,全家被流放;卢凯死后多年,全家被流放。孙皓也奢侈无度,于保定二年(267年)六月修建昭明宫。孙皓想建一座新宫殿。他要求服务不到2000块石头的官员监督山区伐木。他穷极了,成本以亿计算,引起了人们的愤恨,东吴被灭。参考:百度百科-孙浩。

孙权怎么被灭的东吴是怎么灭亡的 这些原因成为灭国

公元252年(太元二年)四月,孙权病逝,年仅十岁的孙亮即位,由诸葛恪、孙弘、孙峻等辅政。是年,爆发了东兴之战,魏东路军以司马昭为都督,率领诸葛诞、胡遵等领兵7万,直逼东兴。孙吴以诸葛恪为统帅,率军4万,迎击向东兴进攻的魏军,魏军惨败。孙吴方面上下离心,疏于防备,无统一对策,以致节节失败。晋军势如破竹,孙吴防线快速崩溃。公元280年(天纪四年)5月1日,王濬所率的舟师首先抵达石头城下,孙皓自知大势已去,反绑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军门前去投降。交州刺史陶璜坚守不降,孙皓写亲笔信相劝才降晋。西晋朝廷封孙皓为“归命侯”。孙吴灭亡,西晋实现了统一。虽有安抚政策,但吴人在亡国后地位一落千丈,原吴国的文武百官在晋朝地位“同于编户”,又多受北人歧视,故吴国士族多有怀念吴国之情。灭亡后三十多年间,在局部地区尚有数次复国运动。扩展资料孙权称帝后,孙吴疆域稳定下来。经过孙权的苦心经营,孙吴疆域“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汉之涘,东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蛮之表” 。此时期的政区建置主要从郡县深险之地及北界西界敌对势力的经略着手。孙亮、孙休在位期间,三国鼎立格局相对稳定,境内也较为安定,处于平稳发展时期,此时期的政区建置主要示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作局部调整。264年(永安七年),孙吴为便于治理,从交州划出南海、苍梧、郁林、高梁4个郡,另设“广州”。交广二州的行政区划设置为后来历代所沿用。孙皓时期,三国鼎立局面瓦解,处于吴晋南北实力极不均衡的对峙局面,在外有西晋王朝势力频频介入,及内部叛乱势力与敌对政权遥相呼应的情形下,此时期的政区建置体现为统县政区的划小,其中广、交二州在军事行动中,孙吴投入大量的军事和人力,刺激了地区开发,辟置了大量新县及规划新郡。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孙吴

三国演义的东吴是怎么灭亡的

280年,西晋军队攻破东吴,吴国灭亡。 263年蜀国灭亡后,三国力量均衡已被打破,东吴灭亡已成定局,统一趋势无法改变。 孙权于252年病逝。东吴灭亡直接原因在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 孙皓(242年—284年),字元宗,中国三国时代东吴的第四代君主(264年-280年在位)。他是孙权被废去皇太子地位的第三子孙和的长子,也是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孙皓初立时,下令抚恤人民,又开仓振贫、减省宫女和放生宫内多余的珍禽异兽,一时被誉为令主。但很快他便变得粗暴骄盈、暴虐治国,又好酒色,从而民心丧尽。另外,他也把拥立自己的家臣杀掉 (据说他们后悔拥立孙皓,被他知道而见杀) ,又曾迁都至武昌(今鄂州,非武汉),大兴土木。  孙皓即位的次年,曹魏的司马炎受禅称帝,建立西晋。  孙皓曾任用陆逊的族子陆凯为丞相。陆逊次子陆抗亦被孙皓委派镇守襄阳等处的边防。两人均是东吴名臣。据正史记载,孙皓曾对两人的直谏有所不满,但因他们家族势大,孙皓始终没有惩罚他们和他们的子孙。  陆凯、陆抗二人于269年和274年相继去世。吴国失去了两位重臣,政局转坏。不久,西晋内部达成了伐吴的一致意见,遂于280年挥军南下。吴军毫无抵抗之力。结果建业陷落,吴国灭亡,孙皓本人也成了晋武帝的俘虏。

为什么东吴是最后一个灭亡

我们都知道孙策是东吴的奠基人,整个江东集团的基业都是他创建下来的,江东六郡也是他平定的,撰写《三国志》的陈寿在为他作传的时候说了这样的话:“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只可惜,孙策英年早逝,26岁就被刺杀,临终之际孙策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让东吴最后一个灭亡。什么选择呢?那就是选择孙权作为接班人。所以江东集团的基本方略是守,但是守也有两种守法,一种叫做“抱残守缺”,一种叫做“以攻为守”。那么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江东集团内部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张昭为首的主张固守,不要惹事生非,这个我们称它为鸽派;另一派以周瑜和吕蒙为首的主张以攻为守,靠进攻来保住既定成果,这个我们不妨称之为鹰派。而孙权表面上在鹰派和鸽派之间搞平衡,骨子里是倾向于鹰派的,所以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平定交州等壮举。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孙权是魏蜀吴三巨头当中,孙权的寿命是最长的,孙权71岁,曹操66岁,刘备58岁。雄才大略的孙权长寿,也是让东吴最后一个灭亡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