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酷汽车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章 > 正文

文章

关于亲情的散文怎么写(如何用散文写亲情)

admin2022-07-10文章189

  作者:刘江滨

在散文中,有一种题材是几乎所有作家都青睐的,那就是家庭散文。所谓“家庭散文”,是指以家庭、亲人为叙事对象,抒发家庭情怀的散文类型。它是情感散文的核心要素,而亲情无疑是情感中最柔软、最真挚、最感人的部分。这种散文不必虚构,也不必绞尽脑汁。只要调动起情感积累和生活记忆,写作就像打开水龙头。

但是,家庭散文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想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达到“文质兼美”的效果,避免同质化和风格化,让读者耳目一新,要注意几个方面。首先,主题表达可以更加丰富多样。对家庭的赞美,是每一个作家的心声,也是家庭散文的特色和力量,在文学史上留下的许多名篇都说明了这一点。写父母勤劳、善良、节俭、无私甚至伟大,“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是作者的真实感受。同时可以通过其他题材表现亲情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更深刻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其次,过去,最后的浪漫,带着无尽的思念和回忆,可以还原亲人过去的点点滴滴,这是以叙事的形式写出来的。另外,有没有可能写现在时态?把回忆和亲情的动态描述结合起来可能更生动。

那么,如何推陈出新,创造出具有全新审美氛围的家庭散文呢?我们可以从一些著名的文章中得到有益的启发。

首先要选择独特的叙事视角。中国古代的诗词散文都有送人的艺术传统,把感情附在具体的物体上或者选择一个观察和表达的角度,比泛滥式的叙述更清晰,印象更深刻。比如朱自清的名篇《背影》,写的是一个父亲对远在他乡的儿子的爱,聚焦在父亲的“背影”,——那肥胖而蹒跚的背影,跨过铁路,辛辛苦苦爬上站台买橘子,成为父爱的经典象征。铁洋的《母亲的大碗》,选个道具——大碗写妈妈。勤俭节约的妈妈,生日只拿出一大碗吃饭。这个大碗与他们母亲生命中的重要时刻紧密相连。大碗里盛满了饭菜,同时也充满了庄重、尊重、怀念等各种精神元素。它是现实的,隐喻的,象征的。

二是写独特的人生经历。托尔斯泰说:“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每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其实每个幸福的家庭都有自己的生活品味。在家庭散文的写作中,既要看到“共性”,又要在共性中写出个性。比如程鹏的《对坐》,作者选择了一个日常生活场景,坐在年迈的父母对面,这是我们很多人都有的经历。然而,细心的作家在时间的无声流逝中有着深刻的洞察力。“生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成长、繁荣和衰退之间,它们进入最后阶段,并渐行渐远”。和父母“对面而坐”的短暂停留,最终会导致永久的分离,这真的很残酷。但作者不是悲观主义者,他清醒的反面是珍惜。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描写的是父子之间的亲情。“我觉得一个现代的、有人情味的家庭,首先必须是‘没大没小’。父母肃然起敬,孩子的‘直笔’最没意思。”代际之间的尊重和理解是重要的,“父子多年成兄弟”是作者眼中平等民主的现代家庭关系的理想状态。汪曾祺把个人经历升华到思想层面,留下了一个经典的有文字的家庭关系范式。

三是注重对人性的深度挖掘。诚然,家庭关系和亲属关系是世界上最复杂、最纠结的关系。爱不全是温暖,不合适的爱有时会是负担,甚至是伤害。人性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在这里可能比在其他地方更能体现出来。但由于禁忌等原因,作者往往不愿意写家庭关系中不愉快、不和谐的一面,纯粹的赞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其实更重要的是如何消除亲人之间的隔阂,如何化解矛盾,如何相互理解和体谅。比如陈富民的《与你遥遥相望》,几乎颠覆了以往作品中母亲的形象。他不歌颂母亲善良、勤奋的美德,不表达自己的记忆和想法,而是把亲子关系推向更平等的对话层面。“远方”这一句充满了无奈和辛酸,拓展了家庭关系的另一个维度。彭学明的长篇散文《娘》是一本忏悔书。它的震撼不在于讲述母亲命运多舛的人生故事,而在于为不尊重她这个人子而感到惋惜,从而揭示出母子亲情不平等的普遍现象,这是自我反思。作者敢于解剖自己的非凡勇气是不可多得的。

契诃夫说:“创意是艺术的生命”。在家庭散文的写作中,作者要努力走出舒适区,避免艺术上的墨守成规,在选题、立意、呈现等各个方面都要精心琢磨,这样才能出最好的作品。

(作者是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